2024-03-14
765
我们常听朋友们说:我湿重,我喉咙里常有痰。下面我将和朋友们分享一下中医药学关于痰与痰湿的概念,痰的形成、痰的危害、以及如何防治痰湿及其导致的淤堵。
一、痰的形成
我们平时理解的痰,是传统中医药学里“狭义”的痰,是现代西医药学里的痰,它是肺和气管的分泌物,见于气管炎、肺炎、急性肺水肿等。
中医药学里还有广义的痰,包含可以咳出来的可见的痰,还包含肉眼看不见的、存在于身体内部的经络、脏腑、肌腠、腔隙、筋膜、网油等各部位之中或之间的痰,可以上至巅顶、下至足心,其中风痰还可以流窜于身体各处。
随着人出生后,自己独立接触环境、摄取能量(饮食),水湿将伴随一生。痰是体内水湿运化不良、凝炼而成。所以,广义而言,有湿必有痰。痰俱湿性,痰由水湿而来,痰与湿相关,所以常常听到中医师用“痰湿”之称,表示体内有痰形成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痰湿会在体内慢慢积累,积累得多与少,与脏腑功能强弱、生活习惯、饮食习惯、是否经常调养有关。
提起人体水湿运化,我们首先要想到中医的脾脏。中医里有句话叫“脾为生痰之源”。脾主运化,喜燥恶湿(不喜欢湿),“运”就是将胃受纳、消化的水谷精微(营养物质)运输分布到全身各处。“化”是指脾能生血,尤在泾《金匮翼》云: 脾统血,脾虚则不能摄血,脾化血,脾虚则不能运化,是皆血无所生,因而脱陷妄行。以上说明血的来源是饮食精微经过脾胃的运化输布而化生,故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”。
脾气虚弱,或脾阳虚弱,导致水谷精微运化输送失常,停滞在体内某个部位,凝炼成痰。
从现今中国的经济、生活、和医疗状况来看,容易生痰的几个原因如下:
1)大吃大喝,犹如自残。睡前吃喝,人困脾胃还在消化劳累。这些行为都容易伤脾胃,脾与胃,位于中焦(肚脐眼以上至剑突),一脏一腑,一阴一阳,两者配合,完成营养物质的摄入、消化、运输分布、生化气血。你让你的脾胃积劳成疾,岂不是“得了口福,损了寿元”?
2)嗜食生冷,犹如引水灭火。寒凉属于阴,温热属于阳。在人体,气属阳,血为阴。过度的生冷、寒凉饮食,会伤害脾胃之气,久而久之,脾胃阳气被耗损过度,脾阳虚出现,阳虚为气虚之渐,阳虚则寒,所以有形寒肢冷。脾主肌肉,属土,色黄,所以,生来脾虚之人,常常面黄肌瘦。因此,不要长期饮凉水、冷饮、吃冰淇凌、冰西瓜、寒凉的水果、寒凉的蔬菜、常吃猪肉等等。
3)自我食疗陷入“还原论”科学的误区。比如,西医学和现代生物学研究说:菊花能治疗冠心病、高血压(见《中药大辞典》),所以就遍地长菊花、处处菊花茶,殊不知菊花药性微寒,不适于中焦虚寒者,久饮或致脾胃虚寒,脾胃位于中焦。又说苦瓜能降低血糖(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),所以就有人用苦瓜片泡水当茶饮,须知苦瓜味苦、性寒,久服能致中寒。又如枸杞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、抗肿瘤、降血糖、抗脂肪肝、降血压等作用(见网页“中医世家”枸杞子),在中药学里,枸杞甘平(味甘性平),平性就是偏凉的药性,比如甘草甘平,能去火,火属阳,能去火的中药,其性或寒或凉,寒为凉之渐。所以,长期服用枸杞子,对中焦虚寒的人,可能雪上加霜。
古人说:中药一味,气死名医。在中医的经典名方(简称经方)里,你很少见到一味中药的方剂,独参汤也只是用于气不摄血的特殊情况下,而且不是长期服用。所以,我希望大家知道:(1)世间的天然物质都有药性,都可以是中药,只是药性(药理作用)的强弱不同,入药有所选择;(2)不要听网上的信息,那可能是商家或西医还原论科学研究给出的误区,中医是系统论科学(系统科学医学分支),是整体论(Wholism)医学。还原论哲学科学是将复杂系统拆分成一个个组成成份(组份、要素)来研究,结果就是不能完全代表整体系统(见《一般系统论》)。要想中药养生,必须咨询中医师,获取中医药知识,知道药性。科学养生的中药复方往往是药性平和的,寒热对冲,温凉对冲,而且偏温。因为正常人体有体温,喜温不喜凉。当然,素体偏热者除外,环境过热者也除外,那属于内在体质和外在环境的异常。(3)生病了的时候,食养更要小心。因为有些中药腻邪,会使病程延长或病情加重。
二、痰的危害
中医将自然环境的条件性病邪概括为六种,又叫六气,或六淫,它们是: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。
痰俱湿性,湿为阴邪,湿性重着、趋下。外环境湿邪首先犯皮毛腠理、肌肉、关节,肺主皮毛、脾主肌肉、肝主筋,肾主骨,在外湿入侵时,首先触犯到它们所管辖的器官,所以常见风寒湿性关节炎、肌肉酸痛、湿疹等,还会“发阴天”,因为阴天湿重、气压低。内环境水湿来自于饮食摄入,因为水是zui好的溶媒(溶解其它物质的媒介),所以称汤汤水水。水谷精微摄取过度,首先伤害脾胃,脾主运化水湿、输布水谷精微,脾胃虚弱了,水湿容易停滞,蒸而成痰。
痰性粘滞、粘腻,可以影响气脉、血脉的气血流通,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。脏腑脉络的部分阻塞,可以削弱脏腑功能(变虚),完全阻塞经脉、血脉、脏腑,可成瘀证、痛证,不通则痛嘛!
痰之为病,多种多样,可急可慢,如肝风内动引起的痰迷心窍昏迷,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;也有慢的如肥胖、高血脂引起的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,以及由痰瘀互结引起的各种结节、息肉、囊肿、良恶性肿瘤等。古代医家有很多总结,如隋•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中说:“百病皆有痰作祟”,明•陈士铎在《辨证雨涵》中提到:“痰为百病之源”。
当今生活条件好了,zui多见的湿痰瘀病症是肥胖或体重超标。中国体重超标的人占总人口70%,位居世界NO1,高于欧美。脂肪肝一起来,就说明你吃多了,多余的脂肪堆积在肝细胞里,来不及包装运输。包装程度不高的进入血液,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),就伤害了全身的血管,尤其心脑供血相关动脉,高血压、脑梗、心梗,接踵而来。脑供血不足的头晕,心供血不足的心慌心悸、心前区隐痛,已经说明痰瘀进入严重阶段。
三、痰湿的防治
《医宗必读·痰饮》:"按痰之为病,十常六、七,而《内经》叙痰饮四条,皆因湿土为害,故先哲云:'脾为生痰之源'……脾复健运之常,而痰自化矣。"这段话讲述了与痰相关的疾病很多,“十之六、七”(60~70%)。而脾之健运与否,关系到痰湿的产生与消除。
正常人是可以预防和减少痰或痰湿形成的。宋•严用和在《济生方》中指出:“人之气道贵乎顺,顺则津液流通,决无痰饮之患”。明•王纶也认为“人之一身,气血清顺,则津液流通”。明代李梃也在《医学入门》强调 “水火升降,脾胃和调,痰以何生”。《景岳全书》指出:“盖痰涎之化,本因水谷,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,则随食化,皆成气血,焉得留而为痰”。
痰湿一旦生成,必须尽早祛除,否则会进一步妨害脾土的运化机能,脾弱进一步生痰,形成恶性循环,久之脾虚,淤堵遍体,百病丛生。中医还有“怪病多由痰作祟”之说。慢病、怪证,中医常常先化痰去淤堵,然后治疗起来见效就快。
要想少生痰,以下事项须得注意:
1.冷饮、冰琪琳、冰啤酒、冰西瓜、冬天的水果等少吃或不吃,或加热以后吃,很多水果本身的果肉是凉性的,而果皮是温性的。长期寒凉饮食,因为寒凉为阴,容易伤害脾胃的阳气,脾虚了,痰易生。
2.睡前2-3小时内不要吃零食,以免你睡了,脾胃还使劲为你工作,耗伤脾胃之气。
3.饮食有节,七分饱三分饥。不要大吃大喝,尤其是晚上大餐,是小康时代伤脾的常见因素,脾虚生痰。
4.一旦体重超标,就得控制饮食,少吃肥腻。因为肥人多湿,有湿必有痰。西医脂肪肝的出现,就是慢病的“火警”。
5.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,一旦发现舌体胖了,舌侧边有牙齿压迫出来的痕迹(齿痕),说明脾虚了,有痰了。
6.喜欢饮酒的,需要节制,尤其白酒过后上冰啤,或酒后冷饮,容易生痰。金代刘元素说:“酒性大热而引饮冷,冷与热凝于胸中,不散而成湿,故痰作矣”。明朝王纶也有类似记载:“老痰,饮酒之人多有之”。
7.要保持心情开朗,学会开导自己,不要郁怒,郁怒伤肝,肝主疏泄,疏泄就是保持气机调达。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也可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分布,不利于湿痰瘀的消除。肝气郁结,横犯脾胃(肝木侮土),影响脾胃之气,又促使痰湿和痰瘀形成。总之,中医药学是整体论思维指导下的科学,整体是复杂多层巨系统的顶层系统。所以,千万别小看中医药,她可是一门超科学,一旦现代化了,她就是现代系统医药学,是人类未来医学,因为系统论哲学告诉你,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组份功能之和,那么,着眼于研究系统组份的现代医学——组份医药学,功能弱于系统医药学。所以,标本兼治,治病求本,得靠中医。这就是钱学森教授说的“世界医学的出路在中医”。
8.普遍性意义的养生,总是着眼于预防普遍的病邪。湿痰瘀是常见病邪,所以,注意清理湿痰瘀,是防慢病的有效手段。据中医临床观察,痰湿相关的慢性病,占就诊人数半数以上。如果减少湿痰瘀的积累,慢病人数将会显著下降,医疗开支减少,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,符合健康强国战略。在这里,我给朋友们推荐一款江苏玄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“清本源袋泡代用茶”,药食两用中药复方,寒热适中,配方有据,是居家旅行、日常养生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