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3-14
820
我们常常听到古人流传下来的一句名言,叫做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,由此可见湿邪的顽固。今天就与大家分期分批地讨论一下湿邪是如何产生的,它与痰、瘀、虚、毒的关系,以及如何影响人体健康,成为了慢性病的主要原因。
湿,水的属性。水分子在空气里的浓度叫湿度,水加热会蒸发,我们叫它水蒸气。湿具水性,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凝结成雨滴,我们利用冷凝的原理生产医用蒸馏水。可见水湿就是我们生活环境的构成。
考察一个星球有没有生命体(微生物也是生命体),首先看它有没有水源,没有水就没有生命,因为水是生命体的主要构成。成人体内含有70%的水分,婴幼儿体内水分占据80%,所以我们叫小孩为“水泡子”。植物含水量也很高,芽菜含水量可以高达80%,要想保存植物,如中草药、五谷杂粮、梅干菜等,那就得晒干,把水份含量控制到7~13%,这样的水含量不利于微生物生长、繁殖,也就能防霉了。
水是功能强大的溶媒,生物体内的葡萄糖、氨基酸、蛋白质(包括酶)等,都得溶解在水里,才能发挥生物效用。
地球如果没有水,人就没有粮食吃;你家里如果没有水,你就没法烧汤做饭。所以,水湿是生命体生存的必需要素。
那么“湿邪”又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,事物的利与弊都是相对的。
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,但水过多就成了水涝,会把植物淹死。人体不能没有水,可是饮水过多,就会出现西医学上的“水中毒”(中了水毒);体内的水分以及水中溶解的代谢产物排不出去,西医说是“尿毒症”(肾功能衰竭,尿中毒哈)。这就是告诉我们,过多的水湿,就成了中医学上的病邪,湿邪就是这么来的。
对于人体来说,水湿有内外之分,外湿就是外环境的水湿,内湿就是我们吃进去并保留在体内的水湿,中医药学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作“水谷精微”,没有水,五谷精微就成了“干货”,吃干货也需要口水湿润。
外湿可以从皮肤(腠理)入侵经络、关节,引起疼痛,成了病邪,也叫湿邪入侵。湿邪常常夹带寒邪和风邪,所以,中医学上常见风寒湿性关节痛,也叫风寒湿痹。《黄帝內经》曰: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。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着痹。美国旧金山湾区有个小城市叫Daily City,在那里住上三年,大多数人就会关节痛,因为该市每到下午四五点钟以后就被太平洋上吹过来的雾气笼罩,寒湿重。这种人体现象西医药学没有好的解释,因为西医是还原论哲学科学,物质论是基础。西医给出的治疗就是止疼,治标不治本。
内湿,顾名思义,就是体内水湿运行不良而产生的湿邪。中医药学认为,体内水湿运行、水谷精微输布、废水排泄,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相关,肺主通调、脾主运化、肾主排泄。
肺司呼吸,主一身之气,主皮毛,主通调水道。肺主通调的作用依赖于肺气充足,具宣发、肃降的功能。肺主一身之气,肺气不足,会影响其它脏腑的气(功能);肺气不宣,皮肤汗腺的排湿功能受阻。
脾主运化,喜燥恶湿。脾的运化功能表现在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到经脉、脏腑,营养全身。脾气虚,水湿就会分布不良,停滞、积蓄成疾。脾喜燥恶湿,所以湿邪容易伤脾,脾为水湿所伤,脾气进一步虚弱。所以,湿邪伤脾,容易形成恶性循环,日渐加重。
肾主排泄,司二便,是说肾的排泄功能是通过大小便来实现的,肾气的强弱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,所以,老年人肾气衰了,夜尿次数增多。
综上所述,环境有水湿,人体内有水湿,生命又离不开水湿,抵御外在水湿和水湿在体内的正常运行又与多脏器的功能有关,所以,一不小心,湿邪就会“内外夹攻”人体,故而“一湿难除”可以想象。
预防湿邪致病属于古人“治未病”的范畴,因为湿能成痰、痰能致瘀堵、瘀堵影响脏腑致虚,病机复杂,变幻无穷。因此,祛湿也是预防慢病的重要措施,但祛湿不化痰,化痰不化瘀,也常事倍功半。
我们研发了一个“三清”袋泡茶(清湿痰瘀),试图帮助百姓保健,有助于慢病预防,提高大家的健康水平。
朋友们日常生活中也要自我保护:
1)居住的地方不要过于潮湿;
2)洗完澡尽快把身体和头发擦干;
3)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,夏天吃西瓜要控制;
4)冬天吃水果zui好加温,很多水果的果肉是凉性;
5)晚上不要吃多,睡前更不能吃零食或夜宵,因为你睡了,脾胃还在劳累;
6)发现舌头边缘有齿痕、舌苔白腻或厚腻,就应当找中医化痰湿、健脾胃;
7)平时可以用些四君子(人参或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)煲汤,也可以经常用薏苡仁、芡实、赤小豆等煮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