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3-14
805
“淤”和“瘀”这两个字的字义,有同有异。作动词用时,意义相似,都指“凝滞”;作名词用时,“淤”原意指被泥沙或其它固形物堵塞而成的水流不畅或受阻状态,河道、港口经常需要扒淤,而不作“扒瘀”。又如《集韵》或从土作淤。通作阏。《通鉴》秦凿泾水为渠,注塡阏之水。《集览曰》阏,依据反。或作淤。通作淤。可见淤与水有关,有固形物参与。而“瘀”,指血液失去流动性,或集结成块,如血瘀、瘀血,从疒示病。瘀可以在血脉外,如外伤引起的皮下、筋膜之间、或体腔积血,也可以在血管内,如动、静脉血凝块、或血栓形成,如西医常说的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成的血凝块、心脏冠状动脉内腔部分堵塞的血凝块、以及由这些血凝块脱落而导致的脑梗(脑血管栓塞)、心梗(冠状动脉栓塞)。然而,中药学中还有“郁热”这个变证,是气的运行不畅引起,“郁而化火”,此处的“火”,是指“热”,故仲景《伤寒论》有“伤寒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”之说。淤堵与瘀堵,都能导致经络、脏腑、血脉的气机不畅,引起脏腑机能削弱,逐步发展成“虚证”。
痰淤,是因痰而引起的气道、脉道淤塞,痰瘀是因痰阻碍气的运行而导致的血瘀,中医云:“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”;“血为气母,气为血帅”。瘀邪或瘀毒形成,常常痛有定处或刺痛,如心绞痛等。中医还认为久病必有瘀,因为久病之人常有气虚,气不足推动血液,故而生瘀。痰与瘀互相纠结在一起,叫做“痰瘀互结”,是当今结节、囊肿、息肉、肿瘤的病因。
淤或瘀是如何形成的?我们已经知道它们的形成与“气滞”有关,气滞这个中医术语是指“气”的运行不畅或停滞。气,无形,属阳;淤或瘀,有形,属于阴凝之物。阳光不达之处常有阴凉。那么,影响阳气运行的常见因素有哪些呢?
1、湿邪,水湿本不可少,不及与太过,引起疾病成“邪”。水湿过少(不及)成“燥”。秋高气爽,秋天燥邪多,湿度不够,燥邪容易伤肺,肺燥咳嗽;肺主皮毛,所以皮肤还容易燥痒。燥邪为热邪(阳邪),能凝炼停滞的水湿成痰。
水湿过多(太过)的情况更为多见,比如连绵阴雨、居住潮湿,外湿过多,从外入侵皮毛腠理、筋膜、肌肉、关节等;内湿入侵常由饮食不节造成,如暴饮暴食、大吃大喝、晚上大餐、睡前零食等,伤害了脾胃,脾主运化水湿、输布水谷精微(营养物质),脾的长期超限运行或脾气削弱,水湿就会停滞于经络、脏腑某处,蒸而化痰。
湿为阴邪,本身即可耗损阳气。所以,潮湿的冬季,你会感到更冷,阴盛则寒。
2、寒邪,寒为阴邪,寒性凝滞,寒凝气滞。身体受寒,容易感冒,因为寒邪首先接触体表,皮毛为肺所管辖,寒凝气滞,肺气不宣,就感冒咳嗽。寒邪犯体,常夹带风邪、其次湿邪,所以有风寒感冒、风寒湿性关节痛。寒邪也可以从饮食入侵体内,如嗜好生冷,常食冰西瓜、冰淇淋、冰啤酒、冷饮,长期食用寒凉的食物、水果、养生中药等等,耗伤脾胃之气,痰由内生,中寒腹痛,或伴便溏、泄泻。
3、痰邪,痰性粘滞,很容易阻碍气机运行,形成淤堵,即痰淤。痰具湿性,痰由水液运化失常,停滞,凝炼而成。痰邪的产生有湿相伴,故常称为“痰湿”。中医认为,痰可以发生在身体各处,如经络、脏腑、血脉、隔膜之间等不可见的地方,包括可见的咳得出来的西医的痰。中医有“脾为生痰之脏,肺为储痰之器”之说,说明了脾的运化功能失常,是痰湿形成的主要原因,其它如肺、肾、肝也参与了水湿的正常运行。素体脾胃虚弱的人,容易生痰湿,应酬多的、肥胖的人多痰湿。痰湿一旦起来,应及时清理掉,否则影响气机运行,导致脏腑气虚,水液容易停滞,痰更多,形成不良循环。
先人说:痰之为病,十之六、七(60~70%与痰有关);百病皆有痰作祟;痰为百病之源。可见平时预防痰湿形成,对预防慢性病有多么重要。
台湾名医沈绍功先生,慢病来了先化痰,改良了温胆汤(经典化痰方剂),创立了自己的“新温胆汤”,获得“沈温胆”称号。
4、瘀邪,其病证表现为“定痛”、“刺痛”。瘀的产生机制与血的运行停滞、或溢出脉道有关,而血的正常运行由气来推动,气滞则血瘀。当然,外伤撞击、外科手术的切割,可以导致血脉的损伤,还可以损伤经络、脏腑,导致气行阻断血瘀。临床上常常见到有外伤史、手术史、放化疗史的病人,舌质暗、或舌有瘀斑,说明体内有瘀。癌症病人、慢性病人也常见舌有瘀斑、脉涩。
中医还有“久病必有瘀”之说。久病之人,气虚,甚则阳虚,加之常常有痰,血液运行不良,凝滞成瘀。故而,近代已故名医顾德馨先生主张慢病治疗必化瘀,开创了“衡法治则”和相应方剂。
5、痰瘀互结,导致癥瘕积聚,堵塞气机。癥与瘕都是中医病证,相当于现代西医里的新生物(赘生物)、癌前病变;具体地说,就如结节、息肉、囊肿、良性和恶性肿瘤。癥,坚硬的、或推之不易移动的包块;瘕,软的、或推之易移动的包块。前者比较符合西医的恶性肿瘤,如癌、骨肉瘤等,后者比较符合西医的良性肿瘤、癌前病变、炎性结节,如肺、乳腺、甲状腺结节,胃、肠、胆囊息肉,肝、肾囊肿,血管瘤,腺瘤,子宫肌瘤,脂肪瘤等等。
总之,有湿必有痰,有痰常有瘀,“湿、痰、瘀”有一定的关联性,在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中,痰的形成处于关键位置。由于气的变弱,导致水湿运行停滞,凝炼成痰,痰阻气机,气滞又可以造成血瘀,痰淤血瘀进一步阻塞气机。痰淤加血瘀纠结一起,构成痰瘀互结,就容易发生癥瘕积聚,就形成了肿瘤体质,可见“湿痰瘀”三清在慢病防治中的重要性。根据古代先贤,近代已故名中医李可、鄢荣光等,以及我本人的临证经验,肿瘤治疗中,尤其晚期癌症,“化痰散瘀、软坚散结、清热解毒、扶正固本”十六字治疗方针,行之有效,实践反证了“痰瘀互结导致癥瘕积聚”的病机理论、“湿痰瘀虚毒”的病证传变理论的可靠性和正确性!
当然,很多西医学家、生物学家和中医爱好者,常常难以理解中医药学的病名、病机、药性、药效、疗效。若立身于从过去看未来,你可以把它们看成特定符号(数学里有代数符),把病证名称看成一个个系统紊乱的符号;把药性、药效、疗效理解为“系统与系统相互作用”的发现与结果;把中医能治愈很多西医治不愈的慢病,理解为“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组份功能之和”。你也许会进入一片新天地,——系统医药学天地。